①回屏東看母親之前,家萱過邊境來訪。細致的她照例帶了禮物。一個盒子上寫著“極品燕窩”,我打開看一下,黑溜溜的一片,看不懂。只認得盛在瓷碗里頭加了冰糖的白糊糊又香又甜的燕窩。不過,家萱當然是送給母親吃的,我不需操心。 ②她又拿出一個圓筒,像是藏畫的。一卷紙拿出來,然后一張一張攤開,她說:“我印得多了,想想也許你媽可以用?!?#160; ③海報大小的白紙,印著體積很大、油墨很濃的毛筆字,每一張都是兩三行,內容大同小異: 最親愛的媽媽: 我們都是您含辛茹苦培養(yǎng)大的。 我們感念您。 我們承諾:您所有的需要,都由我們承擔。 請您放心。相信我們對您的深愛。 您的孩子:家萱家齊家仁 ④我看著家萱,忍不住笑。上一回,我們在交換“媽媽筆記”時,她說到八十歲的母親在安養(yǎng)院里如何如何地焦慮自己沒錢,懷疑自己被兒女遺棄,而且一轉身就忘記兒女剛剛來探視過而老是抱怨孩子們不記得她。我拿出自己“制造”的各種銀行證明、撫養(yǎng)保證書,每一個證明都有拳頭大的字,紅糊糊、官氣赫赫的印章,每一張都有一時的“安心”作用。沒想到家萱進步神速,已經(jīng)有了獨家的海報! ⑤“是啊,”她笑著說,“我用海報把她房間的墻壁貼得滿滿的。她在房間里走來走去,可以一張一張讀,每一張我們姐弟都給簽了名?!薄坝行?”我問。她點頭,“還真有效,她讀了就安心?!薄澳隳没仄翓|,貼在你媽房里吧?!?#160; ⑥她的笑容,怎么看都是苦的。我也發(fā)現(xiàn),她的白發(fā)不知何時也多了。 ⑦我把這些海報一張一張拾起,一張一張疊好,卷起,然后小心地塞回圓筒。搖搖頭,“媽媽又過了那個階段了。她已經(jīng)忘了字了。我寫的銀行證明,現(xiàn)在她也看不懂了?!?#160; ⑧回到屏東,春節(jié)的爆竹在冷過頭的冬天,有一下沒一下的,涼涼的,仿佛浸在水缸里的酸菜。陪母親臥床,她卻終夜不眠。窗簾拉上,滅了大燈,她的兩眼晶亮,瞪著空蒙蒙的黑夜,好像瞪著一個黑色的可以觸摸的實體。她伸出手,在空中捏取我看不見的東西。她呼喚我的小名,要我快起床去趕校車,不要遲到了,便當已經(jīng)準備好。她說隔壁的張某某不是個東西,欠了錢怎么也不還。她問,怎么你爸爸還沒回家,不是說理了發(fā)就馬上回來嗎? ⑨我到廚房拿熱牛奶給她喝。她不喝。我撫摸她的手,拍她的肩膀,像哄一個嬰兒,但是她安靜了一會兒又開始躁動。我不斷地把她冰冷的手臂放回被窩里,她又固執(zhí)地將我推開。我把大燈打開,她的幻覺消失,燈一滅,她又回到四十年前既近又遠、且真且假的彷徨迷亂世界。 ⑩大年初三,二○○八年的深夜,若是從外宇宙看過來,這間房里的燈亮了又暗,暗了又亮,一整夜。清晨四時,我下了床,光腳踩在冰冷的地板上,說:“媽,既然這樣,我們干脆出去散步吧?!睅退┥献钆囊路?,圍上圍巾,然后牽著她的手,出了門。 ⑾冬夜的街,很黑,犬吠聲自遠處幽幽傳來,聽起來像低聲嗚咽,在解釋一個說不清的痛處。 ⑿路底有一家燈火通明的永和豆?jié){店,我對她說:“走吧,我?guī)闳コ阅慵亦l(xiāng)浙江淳安的豆?jié){?!彼龔膲趑|中醒來,乖順地點頭,任我牽著她的手,慢慢走??帐幨幍慕?,只有我,和那生了我的女人。 (選自龍應臺《目送》,有刪改) 【注】圖龍應臺:合灣著名女作家。文中家萱是她的好友。 1.“我”和家萱對因年邁而失智的母親的照顧,有什么相似的做法?閱讀②~⑦節(jié),概括回答。 2.比較下列兩個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甲句在表達上的好處。 甲我把這些海報一張一張拾起,一張一張疊好,卷起,然后小心地塞回圓筒。 乙我把這些海報一張張拾起,一張張疊好,卷起,然后塞回圓筒。 3.第⑾節(jié)作者描寫“冬夜的街”和“犬吠聲”有什么用意? 4.文章接近結束才寫到散步的內容,卻以“散步”為題,你是怎么理解的? 5.參考下面材料,探究本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材料一抒情的文章人們有個誤解,以為把感覺抒發(fā)出來就是了,而忽視了對深刻的要求。深刻,可以是思想,可以是感情。(龍應臺) 材料二有人問我:你那個《散步》,是寫尊老呢,還是愛幼?或者既尊老又愛幼?我認真回答:看起來當然是既尊老又愛幼,其實我骨子里是想寫生命。(莫懷戚) 參考答案: 1.“我”和家萱都制作了讓自己母親“安心”的各種證明。 2.甲句“一張一張.小心地”這些詞,使描寫更細膩,更能表達“我”的理解、無奈等復雜心理。(大意寫出即可) 3.烘托散步特殊的環(huán)境氣氛以及襯托“我”當時難以言喻的痛處。(大意寫出即可) 4.“散步”這一細節(jié)是文章主題的集中體現(xiàn),前面大量的篇幅都是為這一細節(jié)作鋪墊,以“散步”為題,文章構思顯得更巧妙。 (大意寫出即可) 5.示例:本文看似淺顯,卻蘊含深意,不僅表達了人們感同身受的對至親的愛,也有作者對母親的生命逐漸走向衰老引發(fā)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