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學詩說課稿
信息發(fā)布者:香草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香菱學詩》,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等五個方面來說這節(jié)課的設計:
一、說教材
1、地位、作用和簡析
人教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四課《香菱學詩》是一篇自讀課文,本單元所選的內容是古代長篇小說中幾個有名的片段,基于初三學生有了二年學習小說的經驗與方法,所以本單元的教學目地是進一步引發(fā)學生閱讀此類小說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古代文化的熱愛。如何指導學生學好這篇課文,實現由“教到不教”,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是一個關鍵。
《香菱學詩》選自我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紅樓夢》,它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愛情悲劇為主線,塑造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晴雯、王熙鳳、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性格的藝術形象。本文主人公香菱是個苦命的女子,她文化底子不深,但她學詩終于取得成功,文中著重描寫了她的苦吟,我們應結合她學詩的全過程,作廣泛而深入的探究,以便從中獲取有益的啟迪。
2、學習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自讀課的特點以及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如下的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整體把握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學會作者以多種手法刻畫人物形象及香菱成功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掌握學習小說的要點與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本文,加深對《紅樓夢》藝術成就的了解,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
(這一目標的設置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即整體感知——局部思維——遷移拓展。)
3、學習重、難點:
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我確定的重點、難點是:香菱學詩取得成功的原因及香菱的人物形象。
(因為小說三要素的核心是人物,它是小說的靈魂所在;而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離不開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與社會環(huán)境的,它的制定符合小說這一作品的特點。)
二、說教法
根據素質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我的具體做法是:
1、情景設置法——激發(fā)感情,引起興趣
2、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3、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其中點撥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謂點撥法就是在關鍵處,進行恰到好處的啟發(fā)引導,讓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三、說學法
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也就是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fā)展。具體學法如下:
1、圈點勾畫法——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2、討論法——積極參與,總結規(guī)律
3、自主、合作、探究法——學生實踐,深入體會
4、懸念法——帶著問題,鞏固提高
(其中討論法很重要,討論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就教材的重點和疑點問題進行集體討論以求明確重點、解決疑難,這種教學方法的最大特點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養(yǎng)成當眾說話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程序
(一)激趣揭題,創(chuàng)設情境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頂峰之作,素有“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之稱。一首《紅樓夢》的片尾曲《枉凝楣》,就足以讓學生感受到藝術的魅力,索性我就用歌聲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由歌聲入手,引出金陵十二釵,特別是本節(jié)課的主人公香菱。這樣設計的原因是根據初三學生的年齡特點,用我的激情碰撞學生智慧的火花,巧妙地引出課題。
(二)整體感知,讀中學讀
1、介紹香菱,因為我們分析人物形象不能脫離社會大背景。
2、學生復述課文,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3、 “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學會發(fā)現、自主提問,老師把問題分類。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是想激發(fā)學生的想像力,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積極參與,鍛煉口頭表達能力,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三) 合作探究,精讀悟情
香菱學詩取得了成功。為什么能夠成功,這是關鍵,從香菱學詩中,你知道香菱是怎樣的一個人?學生四人一組進行探究,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依據是,分析問題從文章的重點著手。如果教學過程中更好地突出本課的重點,那么所有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1、學生篩選描寫香菱專心學詩的語句,并作簡短點評。
2、學生解讀文中有關寶釵、寶玉、黛玉的相關語言描寫,體會側面描寫的作用。小說中黛玉的主要性格是多愁善感、羸弱多病、驕傲尖刻,可是在本課中,完全顯示出了她的才情,她為香菱學詩指點門徑:講授要領、開列書目、講究討論、指導寫作,這對我們學習語文有什么借鑒作用?
3、香菱學詩“癡、瘋、魔”,她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苦志,再加上她良好的資質、較高的領悟力;第二是有寶、黛這樣好的老師指點;第三是與大觀園這個優(yōu)雅、美好、潔凈的環(huán)境分不開的,環(huán)境造就人,香菱在這里得到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聰明才智才得以顯露出來。
4、師生共同賞析香菱所作的三首詩,從學生的討論中,我們感悟到香菱是一個精敏靈秀、悟性極高、心性不俗的女子。
曹雪芹能夠把《紅樓夢》中的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香菱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文本中有精彩的語段描寫了她的苦讀,師生共同體會,再賞讀文本的5、6自然段,從中,學生也能體會到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對于這樣一個一心撲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人物,作者準確描寫了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變化,聯系香菱的苦心學詩與她的悲慘身世,我們怎能不感嘆造物者的不公?這種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細節(jié)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藝術手法,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值得我們借鑒。
(這一環(huán)節(jié)應該是學生用時最長的,我為什么要這樣設計?因為學生獲得知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很重視讓學生主動參與,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強調一些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在兼容并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發(fā)展性、創(chuàng)造性,從而達到激發(fā)興趣、理解陶情、啟迪心智、感悟積淀四重境界。)
(四)拓展延伸,深刻感悟
想一想、說一說:香菱、黛玉、寶釵,你更喜歡哪一個?試就她們的性格作分析。
(我這樣設計的意圖是:針對新課標的三維度之中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養(yǎng)成,使香菱、黛玉、寶釵的氣質品格化為自己學習的不竭動力,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五)總結遷移,形成積淀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給學生方法比教給知識更重要。”結合板書,對本節(jié)課內容進行總結,使學生懂得學習小說的方法。
黛玉教香菱學詩,可以看出她的詩詞功底很深。我出示上聯,引導學生對出下聯。
上聯:黛玉多愁善感悲葬花
下聯:香菱如癡如醉苦吟詩
(我這樣設計的理念是抓住小說人物這一核心要素,把課上所掌握的知識進行遷移,形成能力,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開放性。)
板書:
天資 執(zhí)著專一
聰明靈秀
名師 香菱 苦志 悟性極高
心性拔俗
靈地
結束語:學生提問題,并帶著問題讀書,讀中解決問題,這僅僅是閱讀教學的淺層目標,而帶著疑問走出課堂是創(chuàng)新型學生應具備的素質,所以,一節(jié)閱讀課的結束也應該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開始,因此,我為學生布置的作業(yè)是:課外閱讀《紅樓夢》。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ㄅ渖螰lash動畫課件,完美展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