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說課稿
信息發(fā)布者:香草
一、 說教材
1、 分析教材:
《2008,北京!》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二課。這篇課文生動地再現(xiàn)了2001年7月13日晚上我國申奧成功的喜訊傳到時,北京人民欣喜若狂,聚集到天安門廣場熱烈慶祝的歡樂場面。全文讀后使人心潮澎湃,情緒激昂,是激發(fā)學生愛國熱情,弘揚奧運精神的佳篇。
2、 分析學生:
二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基本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但由于生活經驗的不足,不能達到“人”“文”合一的境界。為此,還需在課前通過收集奧運資料這一實踐活動,讓學生對奧運會有比較多的了解。以期教學本課時在知識,情感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礎。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的17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力目標:積累優(yōu)美詞句,體會比喻句的用法,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在朗讀中感受申奧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從而達到弘揚奧運精神的目的。
3、教學重難點:由于學生年齡小對奧運了解較少,單單從指導朗讀上讓學生體會申奧成功時的群情激動比較困難。為此,我通過讓學生收集奧運資料和多媒體課件展示,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中的人物進行心靈的碰撞,從而突破了難點,突出了重點。
二、 說教法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語言素養(yǎng)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xiàn)新課標中三個維度的統(tǒng)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在教學中,我采用了如下幾種方法:
1、以讀促講
語文學習重在朗讀感悟。把“讀”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中,是我主要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師范讀、個別讀、小組讀、輪讀、男生讀、女生讀、配樂讀等多種方式的朗讀,使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理解詞句,在讀中體會感情。
2、轉換角色法
心理學家研究證明,在教學內容相同的情況下,教學方法生動程度不同,對學生學習的吸引力就不同。因此,我在教學實踐中注意變換新穎的教學方法,以滿足學生的新鮮感和表現(xiàn)欲,從而挖掘學生創(chuàng)新的潛質。由于學生善于模仿,喜歡表現(xiàn),在朗讀中我采用了轉換學習角色的方法。如:師生之間角色的轉換,學生與學生之間角色的轉換,學生與學習內容中角色的轉換。這些方法能夠喚起學生積極上進的心理,調動學生內在的動因,不斷探索知識,不斷完善自我,不斷挖掘創(chuàng)新的潛質。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對生活的認知經驗,我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旨在給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調動學生的學習樂趣。這樣不但有助于學生理解文本的內容,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更拓展了他們的思維空間,達到知識內化的效果。
4、鼓勵評價法
評價往往都是以表揚、鼓勵、欣賞為主,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充分地展示其才能,體會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其學習積極性。但教師也不能盲目的、簡單的給予評價,所以我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采用個性化的評價,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學好語文的信心 。
三、說學法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yōu)椤皶W”;二是由“被動地學”變?yōu)椤爸鲃拥貙W”。這樣,學生主體精神被大大激發(fā),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本課時,我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感性到理性讓學生由學會到會學。尤其是給學生提朗讀要求時,我先要求學生能讀正確,再要求他們讀流利,最后達到有感情地朗讀直至會背誦課文。在展示奧運資料時,我讓學生采取互動的學習形式——互相交流。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學會傾聽,學會表達。鼓勵他們自主學習,自己收集處理信息,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最高境界。
四、說設計理念
語文課應植根于現(xiàn)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是我這節(jié)課主要的設計理念,這是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同時,我把朗讀貫穿于全課中,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
五、說練習
積累和運用是新課標強調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和歸宿點,精心設計練習,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1)學生通過傾聽,從別人的話語中了解信息,
同時作到補充時不重復。
2)抓重點詞語體味、感受,在理解的基礎上學
習概括語言。
3)范讀、個別讀、齊讀、小組讀、賽讀、引讀
等形式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
4)布置仿寫比喻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這樣,通過調動學生自身的知識積累對教材進行了再創(chuàng)造,使得教學內容新鮮。同時拓展了學生的知識,促進了學生的發(fā)展
六、說教學流程:
1.激趣導入,了解奧運
2.品味語言,感悟情感
3.升華情感,開闊視野
4.內化知識,拓展延伸
(一)激趣導入,了解奧運。
1、上課伊始,我手拿五環(huán)旗問:誰認識這是什么旗?你還知道些什么?通過互相交流奧運信息,以及多媒體的適時補充,孩子們了解了奧運,并產生了對奧運的向往。這樣,拉近了學生與社會的距離,從而實現(xiàn)了語文學科和社會學科的整合。
2、接著我向學生介紹了中國申奧的艱難歷程。(中國申奧曾走過一條漫長而曲折的道路。早在1908年我國就有人提出申奧的問題。1945年我們第一次正式提出申奧要求,但沒有實現(xiàn)。因為申奧不僅是體育的競爭,更是經濟、科技、國力的競爭。而當時的中國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都不是別國的對手。1991年我們終于有實力能舉辦奧運時,卻在最后一輪投票中僅以兩票之差輸給了悉尼,又一次與奧運擦肩而過。1999年我國再一次向奧委會遞交了申奧報告,終于2001年 7月13日晚22:11分,我們力排巴黎、多倫多、大阪、伊斯坦布爾這4座城市一舉成功!獲得了2008年第29屆夏季奧運會的舉辦權。百年夢想,終成現(xiàn)實!)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我主要有兩個目的。
(1) 讓學生了解舉辦奧運的意義即這是體現(xiàn)一個國家國力強盛和經濟地位高低的標志。
(2) 讓學生了解中國申奧的曲折,從而為學習語文,體會人們群情激動做鋪墊。
(二)品味語言,感悟情感
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而《2008,北京!》是篇非常適合通過朗讀來理解語言,體會情感的文章。所以在教學時我以學生朗讀為主線,指導學生在交流、傾聽、感悟中體會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在教學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1.在教學第一段時,我說道:五座城市北京、巴黎、多倫多、大阪、伊斯坦布爾、但最后的勝利都屬于我們中國。此時,作為中國人你是一種什么心情?由于學生在前面的教學中對奧運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加上中國申奧的成功,孩子們自豪,激動之情油然而生。所以“中國贏了!中國贏了!”的宣告聲響徹課堂。
2、在學習第三段時,我讓學生抓住“北京沸騰了!”這一句子體會人們激動、狂喜的情感。并讓學生找出天安門廣場人多的詞和句,然后緊扣“人山人?!?,“四面八方”的人們還是像潮水一般涌來。“許多人”和“歡樂的海洋”等詞句指導朗讀。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朗讀基調,我適時播放了人群沸騰的畫面,并以《超越夢想》這首歌曲為學生配樂。在畫面和音樂的雙重感染下,學生讀出了人多、場面大、氣氛熱烈的氣勢。同時我還讓學生找出描寫人們動作的語句。并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復述內容。如“有的人歡呼著,跳躍著,一次又一次地將滿把的鮮花拋向天空;有的人舉著旗幟不知疲倦地飛奔著;有的人舞長龍;有的人敲鑼鼓。這一練說的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熟悉語言,為背誦做準備。在學習本段時我還注重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和對修辭手法的領悟。如“沸騰”一詞我先用多媒體演示,讓學生看水開的樣子:熱氣升騰,上下翻滾。再讓他們看人們欣喜萬分、奔走相告、振臂歡呼的畫面。從而把二者聯(lián)系起來,達到理解的目的。這一段還出現(xiàn)了兩個比喻句“天安門廣場早已人山人海,四面八方的人們還是像潮水一般涌來”“天安門廣場成了歡樂的海洋?!蓖ㄟ^讓學生想象畫面,體會本喻體的相似之處,從而感受到比喻這一修辭手法法生動形象之妙處。
這段學完之后,我還把這種熱烈、喜慶的場面描寫轉化成詞語。如人流涌動、旗幟飛揚、禮花繽紛、鑼鼓喧天……從而達到豐富學生語言積累的目的。
3、在教學第四段時,我先讓學生想一想,此時此刻是指什么樣的時刻,在這樣的時刻,人們會有什么樣的“千言萬語”。通過學生的暢所欲言,孩子們把申奧成功的喜悅也推向了極至。整個課堂情感飛揚,滿腔激情噴涌而出。最后我們師生共同把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2008,北京!帶著我們對奧運的向往、對奧運的期盼結束了這節(jié)課的學習。
(三) 升華情感,拓寬視野
本環(huán)節(jié)我通過多媒體軟件向學生展示了北京奧運會的口號、會徽,奧運吉祥物——福娃,部分奧運場館圖,北京圍繞“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所做的努力,以及2008年奧運會我國所取得的輝煌成績。目的是讓學生明白2008年的奧運會是世界歷史上最出色的一屆奧運會,中國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和實力。同時也讓學生明白北京申辦奧運會后,已經成為一個繁華、時尚,更具現(xiàn)代魅力的大都市。
(四) 內化知識、拓展延伸
學文之后,我讓學生做了排序和仿寫比喻句兩個小練習。目的是積累知識,并達到內化和再創(chuàng)造的效果。同時我還在課件上出示了許多奧運名將奪金的鏡頭,讓學生繼續(xù)收集有關奧運冠軍奪金背后刻苦磨練、成長的故事,從而達到弘揚奧運精神的目的。
(五) 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濃縮。所以我在設計板書上力求簡潔,突顯文章的重點。同時又符合了兒童的認識水平和理解能力,為他們背誦文章奠定了基礎 。
2008,北京 !
1908
1945 歡呼著、跳躍著、拋向
1991 100年 “沸騰” 舉著 、飛奔著
1999 舞、敲
2008
七、 整合點診斷及解決方法:
《2008,北京!》這一課講述的是申奧成功后,北京人民欣喜若狂熱烈慶祝的歡樂場景。這對于不了解奧運的二年級學生來說,把握這一課的感情基調成了學習文章最為突出的難點。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突破這一難點,我通過多媒體展示奧運會會旗、奧運格言、名言、奧運會的由來等一系列有關奧運的知識,拉近了學生與奧運的距離。為學習課文,體會文中人們群情激動做準備。尤其是理解“沸騰”一詞沒有多媒體課件的幫助,僅靠學生的想象,很難把水開,熱氣升騰,與熱鬧非凡的場面聯(lián)系起來。再就是拓展延伸那部分沒有多媒體課件,學生很難直觀的看到那些新建的奧運場館,以及奧運會給北京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總之,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使整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相信只要我們在課堂上把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最大化,那我們的課堂必將變得充滿活力,生機勃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