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說課2
信息發(fā)布者:香草
一、說教材
1、教材解析
《古詩兩首》是人教版第六冊第八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教材編排這一單元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了解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
我今天的說課內容是《乞巧》這首詩。
《乞巧》是唐代詩人林杰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名詩。它想象豐富,表達了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過去七夕的民間活動主要是乞巧,這一習俗唐宋最盛。
2、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會寫“乞、巧、霄、宵”等4個生字;能字正腔圓地誦讀《乞巧》,感受古詩的韻律,并會背誦。體會詩中豐富的想象;了解詩中蘊含著的民間傳說“牛郎織女”,并能用自己的話講述。
(2)情感態(tài)度目標: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情感,了解我國古代的民間習俗,激發(fā)學生對祖國悠久歷史文化的熱愛。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把學生帶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讀。
教學難點:理解詩句意思,了解詩中蘊含的民間傳說,激發(fā)學習古詩與閱讀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的興趣,體會詩中豐富的想象。
二、說教法
1、設計理念
本設計旨在抓住詩文的韻味和情味,引導學生走進乞巧,感受乞巧節(jié)的盛況,品味人們對幸福的向往。本課教學致力于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展開豐富想象,體驗和感悟詩情畫意;同時合理運用相關資料,豐富教育資源,拓展詩歌的文化內涵,增加課堂情趣,體現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2、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古詩的特點,本課采用的教學方法為:
(1)設境想象法:
運用畫面創(chuàng)設情境,音樂渲染情境,語言描述情境。學生在心境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受到美的熏陶,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得到發(fā)展?! ?br />
(2)重點字詞剖析法:
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進行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在詩中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美,使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3)朗讀體會法:
簡化閱讀教學中的講讀環(huán)節(jié),扣住關鍵句,指導學生反復誦讀,在誦讀中感悟,在誦讀中積累。
三、說過程
圍繞本單元教學目標,本節(jié)課緊扣一個“讀”字,采取激趣導入、初讀自悟、品讀鑒賞、熟讀成誦、拓展升華進行教學。
1、激趣導入
(1)出示課件。
(2)板書課題。
(3)簡介詩人。
2、初讀自悟
(1)學生自讀。
(2)引導朗讀。
(3)學習生字“巧”“宵”“霄”。
(4)結合注釋,學生自主理解詩句的大意。
3、品讀鑒賞
(1)指導學習《乞巧》一、二行。
A、指名讀。
B、學生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C、相機出示“碧霄”圖,引導學生觀察“碧霄”圖,理解“碧霄”一詞,感受夜空之美。
D、播放課件《牛郎織女》的故事,結合課件想象“渡河橋”的情景。
E、感情朗讀詩句。
(2)指導學習《乞巧》三、四行。
A、指名讀、齊讀
B、結合詩句,學生想象畫面。
C、相機出示“資料袋”的內容,學生匯報古人乞巧的方式。在音樂聲中想象人們乞巧的場景。
D、理解詩中說的是哪種乞巧方式。
E、再讀詩句,抓住“盡”“望”體會其中的內涵。
F、感情朗讀詩句。
4、熟讀成誦
A、學生個人練習背誦。
B、同桌互背。
C、點名背誦。
D、配樂背誦。
5、拓展升華
A、朗讀民謠《乞巧歌》。
B、朗讀詩歌《七夕宴懸圃》。
C、表達心愿。
教師小結:看著同學們專注的神情,我仿佛聽到了同學們心靈的話語,我相信你們的愿望一定會變?yōu)楝F實。
板書設計:
乞 巧
唐 林杰
穿紅絲 乞取智巧
望秋月 祈望幸福
四、說反思
本節(jié)課,我注重抓住古詩文的韻味和情味,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使品讀層層遞進,讓學生和作者的心靈得到碰撞。并將古詩置于文化背景之下,詩畫互為補充,在體驗中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1、借畫面激趣。教學伊始,出示四幅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的圖片,喚起學生的知識記憶,激發(fā)學習興趣。課中,出示“碧霄”圖,讓學生觀察想象,感受夜空的美麗。結合視頻讓學生了解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激發(fā)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學生根據詩句想象畫面,詩句和詩意化為可以視覺感受的圖片。在一幅幅畫面的渲染下,學生學得生動活潑,情趣濃厚。
2、借音律激情。音樂是開啟人們感情閘門的鑰匙。在教學中讓音樂成為拉近時空、拉近學生與文本距離是我的初衷。在朗讀,在背誦,在想象的時候,我選用的是經典名曲《高山流水》。家家乞巧場面宏大,一段寧靜致遠、深沉空曠的絲竹之曲,激發(fā)起學生無邊的遐想。
3、借吟誦悟情。多讀多悟,才能讓詩情在學生心中產生共鳴,從而受到感染,體味詩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多讀多悟,特別是在創(chuàng)設情境后的入情入境地讀。讀的形式也多樣化,如:自由讀,指名讀,分男女生讀,小組賽讀,全班齊讀,老師情境引讀,最后深情誦讀。以讀促思,以讀悟情,以讀傳情,學生一次次深情吟誦,讀得蕩氣回腸,讀出詩韻,讀出詩情。
4、借想象抒懷。豐富的想象是這首詩的一大特點。教學中,我讓學生想象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畫面,想象人間乞巧的場景,最后請學生入情入境地祈愿,啟發(fā)學生吟詩明志,體會詩人的志趣,體驗乞巧的民俗,學生自己借詩詠志,借想象抒發(fā)情懷。但是由于學生對于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比較陌生,想象的內容可能會比較單一,影響想象的效果。
古詩語言精美,富有韻律,字字高度濃縮概括,行行蘊涵豐富的情感。引領學生走進古詩,不但能幫助他們理解和繼承優(yōu)秀文化,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而且還能豐富他們的文化底蘊,養(yǎng)成高雅的氣質。讓我們共同開辟一個嶄新的古詩教學天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