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的啟示評課
信息發(fā)布者:香草
《釣魚的啟示》是一篇富有哲理性的課文。這篇課文的教學,是為了探索深文淺學的教學方法,對蘊含深刻人文哲理的課文,如何讓孩子既學得懂,又學得有趣呢?趙老師這一節(jié)課就讓我們收獲頗豐。
1、降低起點,層層突破
深奧的課文,起點定得低些,然后逐步提高要求,學生的學習才能比較順利。揭題時,老師抓住“啟示”一詞,說清“啟示”的含義,然后回峰轉(zhuǎn)到“釣魚”,體會放魚之難和父親教育之嚴肅,再來感悟得到的啟示,遵循的是從感性到理性的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2、讀悟結(jié)合,相輔相成
古人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F(xiàn)代教學實踐也表明,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能加深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使學生從語言文字的閱讀中受到感染,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因此,語文教學中一定要以讀為本,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在這節(jié)課中老師就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運用多種形式地讀,在讀中感悟、體驗。如找出表現(xiàn)“我”的心理變化的語句,父親要“我”把魚放回湖里的語句,“我”得到啟示的語句等;有在體驗中的朗讀,如讀“我”的心理變化以及父親態(tài)度的語句等。 (1)是角色體驗法。課文對“我”的角色著墨多,形象鮮明;父親的角色著墨雖然不多,但對于子女嚴格進行道德教育的形象栩栩如生,教學中引導學生在朗讀與感悟中體驗。(2)是想象體驗法。對“我”再次向父親投去乞求的目光,引導學生想象:兒子向父親“乞求”,會怎么說?(3)是移情體驗法。父親的“不容爭辯”,引導學生移情體驗:你就是父親,當你兒子投來乞求的目光時,你會“不容爭辯”地說些什么?
3、思中求得,說中求悟
閱讀的本質(zhì)是思維,要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就必須引導學生學會思維,學會解決問題。在這一課的教學中老師以三個問題引導學生思維,突出教學重點和突破難點。
(1)從釣到大鱸魚到把大鱸魚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抓住主要詞句感悟放棄已經(jīng)到手的大鱸魚有多難;
(2)父親要“我”把到手的大鱸魚放掉,態(tài)度那么堅決,是不愛“我”嗎?他做得對不對?也是抓住主要詞句感悟,體會父親對“我”的嚴格的道德教育。
(3)“我”從釣魚中得到什么啟示?引導聯(lián)系上文理解作者得到的啟示,并用具體的例子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說說當自己遇到道德難題的時候,如父母不在家,作業(yè)沒有完成很想玩電腦時;老師多給了分數(shù)時;營業(yè)員多找你錢時;馬路上沒人看到,你撿到錢時……都會怎么做。學生的思想進行了洗禮,口頭表達能力也得到一定的訓練。通過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而加深了對“啟示”的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