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選文第一段“全石以為底”句有什么作用? 答:交代小石潭“全石以為底”的特點,說明小石潭命名的緣由。
2.文章開篇落筆不凡,未見其景先聞其聲,把水聲寫得清脆悅耳,不同凡響,文中哪一句清楚地表明了產(chǎn)生了這種效果的原因? 答:“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
3.作者由“聞水聲”到“伐竹取道”,才“下見小潭”,其中的“聞”“伐”“見”幾個動詞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答:既交代了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經(jīng)過,又表現(xiàn)了作者探幽、訪奇的情趣。
4.“伐竹取道”說明什么? 答:一方面說明作者的游興之盛,另一方面說明小石潭環(huán)境寂靜,人跡罕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