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凇》的教學反思
《霧凇》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吉林霧凇千姿百態(tài),奇特壯美的景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祖國河山的歌頌之情。課文語言美、意境美。“奇”既是吉林霧凇的重要特征,也是體會美的重要抓手,但由于學生沒有見過霧凇,對霧凇沒有感性的認識。上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觀看霧凇的圖片,感受霧凇景觀的奇特靜態(tài)美。讓學生默讀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寫霧凇的美的句子。通過品讀“潔白晶瑩”、“銀光閃爍”、“十里長堤”、“綴滿”等詞語,體會霧凇的美。 學習第二自然段時,我引出話題:吉林的霧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霧凇是怎樣形成的?圍繞這兩個問題,學生自主學習。期間,我使用激勵性和啟發(fā)性的語言,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思考,當然,語文課堂要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為此要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要充滿激情,以自身的情感帶動學生,讓學生充滿熱地學習。當然品讀課文,得抓重點詞語感悟,比如這一小節(jié)中的“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接著再抓住“最初……逐漸……最后……”體會霧凇的形成的動態(tài)美。 在課堂上,閱讀成了孩子的一次審美的旅程、發(fā)現的旅程,讓孩子的心靈在讀的空里自由放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