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教材 《夾竹桃》是季羨林先生的作品。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描寫了萬紫千紅、五彩繽紛的花季里,夾竹桃花期之長、韌性可貴、花影迷離的動人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文章字美、文美、景美、情美,引人遐想不已,可以說這是學生學寫植物類文章的典范之作。 二.說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結合教材特點及六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找出直接描寫夾竹桃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借語言材料,懂得作者為什么愛上夾竹桃,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 3.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學習寫植物類的作文。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標提倡在讀中感悟,讀中體會,但感悟與體會不能泛泛而談,需要結合具體的詞句來談。而理解詞句,體會其表達效果又是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困難的,因此,本課的學習重、難點定為:讓學生從文本的字里行間去揣摩作者對夾竹桃的韌性的贊美以及感受作者構思的奇妙,想象的貼切、新奇,從而體會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 三.說教法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是學生、教師、文本、編者之間對話的過程,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薄苯虒W中,我結合本課特點,準備采取以讀代講的形式,通過朗讀、默讀、瀏覽、速讀等多種形式,再加上想象、課件的展示等手段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在讀中自讀自悟,加深理解和體驗,感悟夾竹桃可貴的韌性及花影迷離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體會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 四.說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主動探究的習慣;在學習過程中以朗讀為主線貫穿讀、說、析、品、評,不知不覺讓學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學。 五.說教學流程 這篇文章比較適合朗讀教學,因此在對文本具體語言文字的品讀中,“朗讀”始終貫穿整個課堂。 本堂課的設計主要分為兩個教學板塊: 第一板塊:對夾竹桃韌性的品讀。根據(jù)教材特點及六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主要采取“學生自學——交流展示——整合提高”這樣的教學流程。首先出示兩個問題:(1)課文第3自然段寫了什么?為什么這樣寫?(2)精讀第四自然段,看看你是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夾竹桃的韌性的?劃一劃品一品!讓學生根據(jù)問題自學第3、4小節(jié),然后交流自學成果。 在交流展示的過程中,我做好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力求給更多的學生以展示的機會,并且隨機進行引導和點撥,落實教學重點。 如交流第一個問題時,學生通過自學發(fā)現(xiàn)了其它三季花兒很美,作者之所以也作了具體描寫,是為了對比映襯夾竹桃的花期之長,韌性可貴。 再如交流第4自然段時,孩子們展示朗讀這一段話——:“在和煦的春風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別茂盛的時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別衰敗的時候,無日不迎風吐艷?!焙汀皬拇禾煲恢钡角锾欤瑥挠夯ㄒ恢钡接耵⒒ê途栈?,無不奉陪。”我引導學生抓住“和煦的春風、盛夏的暴雨,深秋的清冷、無日不、無不”這些詞語體會夾竹桃一年從春到秋,無論是氣候的變化,還是季節(jié)的更替,唯有夾竹桃花開不敗,體會它的花期之長,沒有任何一種季節(jié)性的花朵與之相比,從而體會夾竹桃的韌性可貴。 最后,我由夾竹桃再把學生的思維引到作者季羨林身上。因為第一課時學生已對季羨林有了了解,所以現(xiàn)在盡管是蜻蜓點水似的一帶而過,但是此時學生對夾竹桃以及作者季羨林的感受定會更深入一層。 第二板塊:感受月光下夾竹桃給人美好的幻想。在教學時,我著重抓住中心句“我特別喜歡月光下的夾竹桃”展開的。問學生:作者為什么喜歡月光下的夾竹桃? 學生不難找到原因所在。于是,我順勢引領學生感受月光下夾竹桃的奇妙,由此再引出作者幻想的那三幅有趣的畫面。然后讓學生自由朗讀,教師也適當?shù)丶右苑蹲x,再請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同時輔助于優(yōu)美的音樂,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想象。在朗讀中,在想象中感悟文字的美妙,感受夾竹桃的魅力。 在此基礎上,為了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我還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設置情境,讓學生幻想夾竹桃還是什么?讓學生把自己的理解傾注于筆端,讀寫結合,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 整堂課在一首小詩中結束,這可以讓學生再次感受夾竹桃的品質美及文學本身給人的那種美的享受。作業(yè)的布置,我采用了“星級作業(yè)”,這可以讓不同的學生從作業(yè)中獲得不同程度的學習的成就感。 以上就是我對《夾竹桃》這篇課文的理解與課堂設計,不到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