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陷阱” ——《審題》教后反思 我們總習慣于在學生做練習時反復提醒:先審題,再下筆。然而,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提醒得到的依然是學生的我行我素,拿題就做,結(jié)果仍然是屢說屢錯,屢錯屢說。所以今天的開學第一課我把華應龍老師的《審題》一課搬入我的課堂,用一個又一個“陷阱”讓學生中套,用親歷體驗來喚醒學生審題的“良知”,讓正誤對比來激發(fā)學生審題的覺悟。 “陷阱一” 在口算環(huán)節(jié)中錯誤率最高的是24×5,21.7+3,很多學生算成了100和22,反饋錯誤原因時,很多學生把第一題看成了25×4,第二題7+3很好算,就把3加在了十分位上,忘記了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直接相加減。在問及學生做完口算題后的感受,很多學生提到了:要看清數(shù)字和運算符號,不能想當然做題。 “陷阱二” 7道習題中,最意外的應該是第6題:“如果你已經(jīng)認真讀完了7道題目,就只要完成第1題。這樣的測試有意思嗎?那就笑在心里,等待5分鐘的到來,好嗎?”學生為何感到意外呢?我想,這是受到學生思維定勢的影響:哪一次的試卷不是從頭依次做到結(jié)束,用得著整體審題嗎?哪有試卷中不用做的題目?因為這種情況在以前從沒有遇見過,所以 “時間一到,沒有一個孩子按照第6題的要求,從而完成本次練習?!睂W生都“中計”了。 在這樣一個看似“圈套”的設計中,不僅讓學生感到出乎意外,更使他們感受到認真審題是多么的重要。 “陷阱三” 4.甲、乙兩地相距300千米,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平均每小時行60千米,4小時后離甲地多少千米? 班上大多數(shù)的學生列成了300—60×4,也有七八個學生列成了60×4,我出示兩種答案,讓學生先畫畫圖,再判斷哪一種是正確的。學生都選擇了60×4,我問為什么?學生回答,要求離甲地多少千米其實就是求汽車已經(jīng)行了多少千米,第一種方法求到的是離乙地還有多少千米。一字之差,答案截然不同,除了讓學生感受到審題的重要性外,也讓學生感受到多余條件的存在,在解答時,有時候不是題目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都派用處。 7.小紅的房間長4米,寬3.2米。她爸爸準備把南內(nèi)墻刷上彩漆,這面墻上窗戶的面積是2.8平方米。算一算,小紅爸爸至少需要買多少千克彩漆?(每平方米大約用彩漆0.4千克。) 一切題目都有一個正確的解,這又是學生在長時間的數(shù)學學習中獲得的思維模式。但很遺憾,今天的這節(jié)課,就因為這個認識,學生再一次狠狠地墜入“深淵”。第7題的解答,起先許多學生興高采烈地發(fā)表著自認為正確的答案,但當一位學生指出沒有高就無法求出墻的面積,這題沒有結(jié)果時,學生們才猛然醒悟。 這樣的出錯經(jīng)歷一定會在學生的心底刻下深深的烙印,遠比我們每天苦口婆心的說教“一定要仔細審題”有效的多。在錯誤中讓學生學會反思、學會審題。學生經(jīng)過嘗試之后才會有體會,經(jīng)過失敗之后才會有感悟。審題是一種良好的習慣,這種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會使學生把數(shù)學學得更輕松,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