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枝的學問》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記敘文,記敘了“我”在桃園看王大伯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給了我們這樣的啟示:“減少”是為了“增加”,也告訴了我們:生活處處有學問,我們要做有心人。 這篇課文以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以“我”“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的心理變化為線索,以輕松活潑的筆調(diào)娓娓道來。在揭示課題后,引導學生緊扣課題質(zhì)疑:王大伯為什么要剪枝?剪枝是為了干什么?剪枝有什么學問?到底要告訴我們一些什么道理?于是我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學生也讀得更認真了。 第二、三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通過邊讀邊想,主要讓學生明白:王大伯為什么要剪枝?重點理解王大伯的話:“你別看這根枝條長得粗壯……把許多養(yǎng)分奪走?!蓖瑫r還要從王大伯的剪枝動作中體會他確實是種桃能手。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讓學生體驗了心理變化的過程,怎么樣是滿懷好奇?又怎么樣是一臉疑惑?怎么樣是將信將疑?怎么樣是又驚又喜? 課末,問學生:“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呢?”通過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學生明白了生活處處有學問,要做有心人! |